走進癒室 Healing Space,彷彿踏入一個充滿溫度的避風港。迎面而來的是明亮舒服的大地色調,每一個角落都透露著細膩的療癒氛圍。民宿由一棟老屋輕裝潢而成,室內設計以原木與米色系為主調,乾淨明亮且舒適。客房除了基本的冷氣、免費 Wi-Fi外,還設有共用休息室供旅人放鬆交流,夜晚躺在柔軟的大床上伴著微光入眠,身心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放鬆。
這裡的房間彷彿自己的臥室般自在,裝潢細節體現出店主的用心:牆面點綴著編織的藝術品以及原住民圖騰的佈置點綴,窗邊簾幕透進臺東和煦的陽光,讓人一進房就感受到療癒與安心。
與貓咪、狐獴親密互動的療癒時光
對愛動物的旅人而言,癒室簡直是天堂。一推開一樓的柵欄門,民宿主人飼養的幾隻可愛的貓咪便悠閒地步向你,或是在腳邊輕輕磨蹭,熱情地迎接訪客,每隻貓咪很親人看起來都很健康,看得出來民宿主人的用心照料。這些貓咪多為溫順的布偶貓品種,水汪汪的大眼和蓬鬆的毛讓人忍不住想擼上一把,還有一隻無毛貓「巴布」只要坐在沙發上,他就馬上坐在你雙腿上撒嬌。牠們有的慵懶蜷縮在沙發角落打盹,有的俏皮地跟在你身後探索,一舉一動都療癒滿分,在這裡你可以瞬間成為貓咪富翁。
而來自非洲草原的狐獴家族更是鎮店之星,只見牠們靈巧地直立起身站哨,睜大圓滾滾的好奇雙眼打量四周,為空間平添了一絲俏皮與生動。無論是撫摸貓咪還是觀看狐獴機警可愛的模樣,與牠們相處的每分每秒都能讓緊繃的情緒逐漸鬆懈,心情變得暖洋洋、軟綿綿。
三隻毛茸茸的布偶貓齊聚一堂,抬頭用圓滾滾的藍眼睛望著鏡頭,模樣萌度爆表!牠們或許正在等著旅人拋出逗貓玩具,一起嬉戲玩耍。想像一下,午後坐在陽光灑落的落地窗旁,一邊聞著鬆餅香一邊撫摸貓咪柔軟的毛髮,懶洋洋的狐獴就在旁玩耍,這份與動物自在互動的樂趣,讓人真正感受溫暖與放鬆時光。煩惱彷彿在貓咪滿足的呼嚕聲中煙消雲散,只剩下療癒在心頭流淌。
原住民族文化沉浸體驗
除了療癒萌寵相伴,癒室主人身為阿美族族人,在民宿中巧妙地融入了臺東在地的原住民族文化體驗。走進二樓的小展區,映入眼簾的是各式各樣色彩鮮豔的原民傳統服飾與飾品。
旅人可以在民宿主人的指導下,親自試穿體驗臺東阿美族的傳統服裝,頭戴羽飾花帽、身披繽紛圖騰服飾,瞬間化身部落族人。試衣的同時,店主人熱情分享自身部落故事:從服裝上的圖案代表的意義,到祖先如何與大地共存的智慧,讓人聽得入迷。夜晚或午後閒暇時。若時間充裕,你也能參加店家安排的部落小旅行,跟著在地嚮導拜訪附近的原民部落,體驗傳統陷阱製作、八卦網捕魚等阿美族傳統生活的魅力。透過這些互動,旅人得以更深刻認識臺東豐厚的原住民族文化與生活樣貌。文化體驗為旅程注入人文深度,使這裡不僅是住宿,更像是一堂生動有趣的文化課。
來自部落的年輕主人正在指導旅人試穿傳統服飾:只見她身著艷麗的流蘇披肩,頭戴滿滿白色羽毛的花帽,手中高舉十字繡滿的八角星圖騰揹帶,向體驗的旅人介紹圖案背後的意涵。對面的旅人神情專注,仔細聆聽那關於關於部落老人家的智慧及耳熟能詳的阿美族豐年祭祭儀活動,彷彿穿越時空,置身於部落歲時祭典的場景,更在歡笑中不僅感受到原民文化的熱情與驕傲,更是感受到族人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傳承使命,使整趟旅程充滿難忘的意義。
原民風味餐點與貼心服務
在癒室的每一天,都從美味而富有特色的餐點開始。清晨醒來,映入眼簾的是一桌豐盛的原住民風味早午餐:傳統香料馬告風味的鹹豬肉,搭配新鮮生菜沙拉和一杯臺東在地農產酸甜口感的洛神花茶,讓你的味蕾隨著黎明一同蘇醒。
午後則能享用店家精心準備的風味下午茶——原住民的紅寶石-紅藜融入在獨特口感的鬆餅,金黃誘人的愛心形鬆餅擺放在石板盤上,灑上細緻的糖粉與麥粒點綴,搭配鮮奶油與莓果,光看就令人食指大動。旁邊還有一客以薄餅捲起的風味鹹食,內餡豐富飽滿,散發著陣陣香氣。許多旅人都對這裡的餐點讚不絕口,稱讚口感外脆內Q彈的鬆餅,配上冰淇淋與莓果酸甜不膩「真的超好吃!」。坐在明亮的咖啡廳中,除了品嚐美食之外還能與貓咪及狐獴自由的親密互動,彷彿每一刻都是幸福在口中與心間的迸發。
無論是豐富的餐點選擇還是療癒的用餐環境,都為旅途增添了滿滿能量與愉悅。 店家的服務同樣令人感到窩心。癒室由年輕的阿美族姐弟經營,將賓客視作朋友,用心照料每個人的需求。從你踏進門的那一刻起,親切的笑容與溫暖的問候便讓人如沐春風。
老闆很貼心,不僅會主動協助介紹環境和注意事項,連行李都熱心幫忙搬運到樓上房間,民宿為了減少環境污染,還特別貼心提供住客使用自家設計的文青風環保杯,讓大家在住宿期間可以減少手搖飲料帶來的垃圾。對於初次接觸貓咪或狐獴的客人,他們也會耐心講解互動守則,確保人與動物都能玩得開心又安全。有任何旅遊諮詢或特別請求,他們也都盡力滿足。例如,如果你想為重要的人準備驚喜,他們甚至可以幫忙安排房內小佈置或拍照服務。這份貼心與用心,讓人在此住宿備感受寵,留下難以忘懷的美好回憶。
交通資訊與周邊景點
位於臺東市區仁八街77號的癒室,地理位置相當便利。無論自駕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都能輕鬆抵達這處療癒小天地。若從臺東火車站出發,車程約十分鐘左右;從臺東機場前來也僅需十五分鐘車程,即可抵達民宿門口。民宿周圍街道寧靜樸實,提供臨時路邊停車的空間,自行開車的旅客也不必煩惱泊車問題。想要搭乘客運的旅客,可以在臺東火車站搭上前往市區的公車,在寶桑國中附近下車,步行幾分鐘即到達目的地。
癒室周邊同時擁有豐富的觀光資源,讓你的行程更加多采多姿。著名的臺東觀光夜市距離民宿車程約8分鐘,黃昏時分不妨前往品嚐當地小吃、體驗熱鬧的市集氛圍;夜市旁的鐵花村音樂聚落每晚常有現場音樂表演,在星空下聆聽原住民樂聲或民謠搖滾,感受臺東獨有的藝術氣息。白天則可造訪距離市區不遠的臺東森林公園與海濱公園,租臺腳踏車沿著步道漫遊太平洋岸邊,看看海天一色的美景,為心靈充電。喜愛人文歷史的旅客,可以前往臺東史前文化博物館或鐵道藝術村走走,深入了解這片土地的故事。從癒室出發,無論想追尋山海美景、品味文化藝術,還是純粹放鬆覓食,都有許多選擇近在咫尺。結束一整天的探索後,回到癒室與十三隻貓咪道聲晚安,在溫馨的客房中進入夢鄉——這樣充實而療癒的旅程,想必會令每一位來訪的旅人回味再三,流連忘返。
**結語:**如果你正在尋找一處既能療癒身心又富含文化底蘊的住宿體驗,臺東的癒室 Healing Space絕對值得一試。這裡有溫馨舒適的環境、萌趣十足的動物夥伴、深度的原民文化體驗,以及美味餐點與貼心服務,讓你的旅程充滿驚喜與感動。快為自己預訂一場與貓咪、狐獴共度的難忘假期,在「癒室」找回久違的寧靜與感動吧!每一位走進癒室的旅人,都將帶著微笑與滿滿回憶離開,再次相信旅途中的美好與療癒力量。佇立在東海岸晨曦中的這間小小民宿,正張開雙臂歡迎你的到來,準備好展開一段幸福的療癒之旅了嗎?
民宿連結: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ealing.space_2023
民宿地址: 950臺東縣臺東市仁八街77號
你帶我進的峽谷 棧道將我們引入幽深 來自云端的瀑布,一條陡立的 河流,生動了周圍的靜寂 山的額際,生動的光芒 照亮草木深處的影子 山花安靜開放,開到你的額際 像是從你的身體里開出的 黑蝴蝶,飛過長滿青苔的峭巖 停在發絲上 我驚奇它的附著力 竟然站了那么久,那么穩妥 傾聽響水,和水一起感受落差 從谷口到谷底的激越 蕩開的靜潭 顯出草木的葳蕤之心 >>>更多美文:抒情散文詩
中國從建立新的政權開始,即1949年開始,也開始建立了新的教育,新的人才培養的基礎。在這六十余年的中國的教育的探索和實踐中,它確實在普眾意義上確立了社會受教育的基礎,并且,基本上實現了全民普眾的教育,這無疑是中國教育事業上取得的一種成功。但是,中國現在的教育還只是淺層意義上的普眾教育,而不是深入的文化素質和思想素養的知識教育和人才教育。所以,中國長久所提倡而又長久所缺乏的是創新型,實踐型人才,整個中國的社會在創新發展上都是落后的,這是現代中國教育體制的弊端。 首先,對于受教育者而言,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應是引導和發現,而不是強加在人身上的某種價值觀的同化和思想灌輸。對于一個單純的人的個體意義而言,他應當有他自我興趣,自我愛好,自我價值觀,自我價值判斷的選擇權力,只要他的這些選擇無害于社會其他人,那他的選擇是必然應當被人肯定和尊重的。所以,中國不應該在教育上強制的設定一個共同的思想框架,并且把這個思想框架從一個人最開始的小學到大學,甚至是成人教育里都作為一個束縛。正是因為所有的中國的受教育者都從小的學習一個共同的思想價值觀,所以中國的受教育者看似不同卻又全無不同。因此,大家共同的處在一個思想認知層面上,沒有差異性,沒有多樣性,那么,它也就相應的沒有了創新能夠生長存在的土壤。所以,即使是當代的已經進入現代化社會的經受過中國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也只是虛有其表的知識分子,而沒有實質意義上的獨立思考,獨立思想的能力,也就更加無法做出實際意義上創新創造的事了。 自然,中國最初實行全民普眾化的文化教育,有它客觀現實的條件的影響:當時中國的整體人的文化素質低,國家經濟實力弱,人口眾多,沒有現代教育的經驗。因此,當時中國的現實要求進行的是普眾的淺化教育,讓所有人都具備一個識字,認字,寫字的基礎。但是,到了現在,中國總體的經濟已經達到了一個較高層次的水平,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也達到了相應的提升,然而,中國專業化,深入化的教育卻在絕對程度上停留在了一個口號上,中國相應的文化教育仍建立在一個恒定不變的唯一價值觀的框架上。所以,中國的教育很大意義上仍只是形式化的教育,模式化的教育。雖然,在課程上,它提倡學習多樣化,多元化知識,但是當它進行實質人才考核定標的時候,它便又走向了那種定量化,單一化的人才認定標準了。故而,中國的教育難以實行有效的創造出整體普遍有價值,優秀,有能力的人才,只能創造出一種框架下,適用于社會平衡穩定的機器型的人。中國現在的社會所在培養的人才,所在提倡的教育,只能是適用于它社會內部的體制下所培養的維持現狀穩定的人,而不是接近自然狀態下擁有獨立人格,獨立思想,獨立行為的具有創造性和發展活力的人。 試問,即使現在中國所建立的教育機制有利于維護現在中國社會的平衡與穩定,可是它沒有足夠前進與發展的活力和動力,那么在若干年后的將來,面對外在的先進國家的壓力與危險時,它又憑什么來保障它現有社會機制的自我穩定與平衡呢?雖然,我只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學生,可是我也是一名現實存在的,擁有自我價值意義的人,并且還少少的有一些社會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所以,我依照自己實際的對中國社會教育的認知來寫這篇文章。 >>>更多美文:原創散文
黨員干部下鄉,深入基層,同群眾同呼吸、共甘苦,是黨員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途徑。年輕時,我常到農村蹲點,也就是長期住在生產隊里,和群眾一塊干活、一塊學習、一塊生活。 到農村工作,就要挨家輪戶吃派飯。當時,農村物質比較匱乏,人民溫飽問題還沒有解決,群眾飯碗里粗糧多、細糧少。黨組織要求,黨員干部下鄉,要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吃飯付給群眾糧票和飯錢。第一次下鄉,吃第一頓派飯時,我看到管飯的群眾一家人吃的是紅薯葉糊涂面條,另外給我烙了白面蔥花油饃,還煎了雞蛋。陪客的男主人再三熱情禮讓,我心里琢磨,下鄉前領導再三交代,要嚴格紀律,不搞特殊。男主人好像看出了我的心事,拿起油饃遞到我手里。 正當為難之時,我看見旁邊有兩個孩子,眼巴巴地盯著桌上的油饃,孩子們那期待的眼神,讓我的心顫抖了。我立即起身,把手里的油饃一掰兩半分給了兩個孩子,并說自己胃不好,不敢吃難消化的東西,還是喝碗面條舒服。男主人心知肚明,知道我有紀律約束,也未勉強。飯后,主人說啥也不收糧票和飯錢,我悄悄地把備好的錢和糧票壓在飯碗下。事后我在群眾會上宣傳了黨員的生活紀律,吃飯應付糧票和飯錢的標準,得到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接下來是走家串戶,吃百家飯,嘗百家味,知百家情,交百家朋友。下鄉前,我事先準備好零糧票和零錢,把一頓或一天的數額分好,吃罷飯隨即付糧票和飯錢。當派飯輪了一遍后,群眾都知道了我這人實在、家常、沒有干部架子,都把我當成了自家人。不論是生產建議,還是鄰居糾紛、婆媳不和、兄弟隔閡,群眾有啥心里話,都和我說。我總是認真地對待,把他們的意見當回事,想方設法,積極解決,不久后,我在鄉下結交了不少朋友。如今,偶遇那些朋友,談及往事,吃過的百家飯仍余味生香,綿綿悠長。 遵守黨的紀律,發揚黨的作風,是每名黨員的責任。一名黨員,無論何時何地,有人監督或無人監督,都要自覺遵守黨的紀律,才能不愧黨員的稱號。 >>>更多美文:美文閱讀
WD55CE58CWW5